图片
堂堂我华夏九州大地,中华国土,被智者大师称之为“真丹边地小国”更是在其著作当中,把中国称之为“震旦”。震旦,印度对中国的一种称呼,音译自梵文的“Ci^na”,又译作真丹、旃丹、指难支那等,我们常常听到的“支那”也与此有关。我们自己会自称震旦么?而智者大师更是罔顾事实,说佛说法时,放光照天地,而天人叉手听法以及佛陀出行的时候梵王天人在左右,金刚四部前行引路,就此也不忘记踩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一脚“老自御薄板青牛车”,说的言之凿凿仿佛亲眼看到一样,这种放光云云、出行梵王随身的谎言,真是信手拈来。更是借用佛经把自己家祖宗和全体中国人骂了一遍“阎浮提人形状如鬼。云何齐佛”。
说到智者和尚,不得不把贫道常常说的那句话重复一次:“不论修行还是生活,一定要带脑子”。佛教自己说,智者和尚曾经度关公,收服关公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而后关公为智者和尚在七天内修建起来了玉泉寺。
但是,智者和尚一生的梦想就是想在天台山建立一座寺庙,但一直到死也没有完成这个梦想,最后由其徒弟“灌顶”,为其圆了这个梦想。建立这个寺庙是因为智者的师父定光告诉他:“寺若成,国即清”。智者死后,晋王杨广为其出钱建立了著名的“国清寺”,但是,建立不久,在大业十二年,李密号召天下,推翻杨广。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率领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杨广造成的大乱,使华夏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而杨广更是被唐朝追封为“炀皇帝”,寺成了,可惜国不但没清,还亡了。
再转回话题,忠义英勇的关圣帝君都能在七天内帮忙建立玉泉寺,居然不能帮智者大师建立起来国清寺,这很反常啊!!!!
图片
从印度求学回来的玄奘是很有名的人了吧?但对道教依旧十分不友好,在玄奘回来翻译经文,唐皇帝要求玄奘也翻译《道德经》成梵文,然后回传给印度,这个要求,玄奘作为佛教人员当然不能愿意。《文帝诏令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第十》中记载:“彼土尚道九十六家,并厌形骸为桎枯,指神我为圣本。莫不沦滞情有,致使不拔我根。故其陶练精灵,不能出俗。上极非想,终坠无间。至如顺俗四大之术,冥初(物)六谛之宗,东夏老庄所未言也。若翻老序,彼必以为笑林。奘告忠诚,如何不相体悉!”
并且说,若是翻译《道德经》需要将“道”翻译成“末伽”这种带有贬义的词汇。但是,唐皇帝则本欲将“道”翻译成“觉”或“菩提”。在唐皇帝要求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给印度的问题上,玄奘不但不同意,甚至表示若翻译成梵文则必须使用他们定的翻译方式,那我们就可想而知是要准备如何翻译了。道教不但没有借用佛教的经文,不但不包含佛教的内容,反而在佛教翻译经文的时候,更是借用了大量的道教和儒家的词汇与内容。在《大乘义章》卷十八〈无上菩提义七门分别〉记载:
‘“菩提”胡语,此翻为“道”。问曰︰经说第一义谛亦名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道”与“菩提”,义应各别。今以何故,宣说“菩提”翻名“道”乎?释言︰外国说“道”名多,亦名“菩提”,亦曰“末伽”。如四谛中,所有道谛,名“末伽”矣。此方名少,是故翻之,悉名为“道”。与彼外国“涅槃”、“毗尼”此悉名“灭”,其义相似。经中宣说第一义谛名为“道”者,是“末伽道”。名“菩提”者,是“菩提道”。良以二种,俱名“道”故,得翻“菩提”,而为“道”矣。’
寅恪案︰慧远之书,皆本之六朝旧说。可知佛典中,‘道’之一名,六朝时已有疑义,固不待慈恩之译老子,始成问题也。盖佛教初入中国,名词翻译,不得不依托较为近似之老庄,以期易解。后知其意义不切当,而教义学说,亦渐普及,乃专用对音之‘菩提’,而舍置义译之‘道’。此时代变迁所致,亦即六朝旧译与唐代新译,区别之一例,而中国佛教翻译史中此重公案,与今日尤有关系。吾人欲译外国之书,辄有此方名少之感,斯盖非唐以后之中国人,拘于方以内者所能知矣。)
佛教常常自称为至善圆满,宣称最具智慧,但在印度,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却信徒不足百分之四,而早已存在的那些被佛教称之为“外道”的信仰,依旧大行其道。我们中国人常说,能在时间的洪流当中保存到现在的,才是真理。能经得起时间磨砺,才是真理。
但是,从古到今,一些佛教人士不但没有做出品德高尚,修为高深的榜样,反而是极尽亲印之能,反我华夏文化,贬低中华圣人,从所举例子当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身居高位,公认修行高深的佛教“高僧大德”们,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圣人甚至中国人已经就差骂娘了。更甚至,已经不把自己当中国人了,对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都只称呼一句:“真丹边地小国”。
佛教常常讲《了凡四训》这本劝善书,但书中告诉我们:“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不知道劝别人行善,有正心正念的佛教道友们,是否能够真的去做呢?
我们常常听闻,佛教提倡“众生平等”,灭除“贪嗔痴”。但是,在佛教的佛经当中记载了一个事情,说是释迦牟尼与众比丘出行,来到迦尸国尸婆富罗城,在一家酒馆门口看到一个信奉耆那教的异教徒(佛经的原文是“外道尼乾”),正蹲在地上吃酒糟。善星比丘(佛陀的儿子之一)看到了,对佛陀说:“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是人最盛。何以故?是人所说,无因无果。”
佛陀立即训斥善星:“痴人,汝常不闻,阿罗汉者不饮酒、不害人、不欺诳、不偷盗、不淫妷?是人杀害父母,食啖酒糟,云何而言是阿罗汉?是人舍身,必定当堕阿鼻地狱。阿罗汉者,永断三恶,云何而言是阿罗汉?”
可能大家对印度的耆那教不了解,印度的耆那教戒律比佛教还要严格,绝对禁止杀生,由于耕种有可能会伤到虫类,所以耆那教徒连农业都不能从事,只能从事商业、贸易等行业。以常理推测,这个耆那教徒不可能有“杀害父母”的行为。但从经文当中可以看到,佛陀是动了震怒,并且如同现在的一些佛教徒一样近乎于恶毒诅咒一般的咒骂那个耆那教徒要落入阿鼻地狱。
这其实,源于印度佛教与耆那教之争,耆那教的创立者名叫筏驮摩那(西元前599—前527),佛经中称其为尼乾陀若提子,称其信徒为“外道尼乾”。筏驮摩那的身世与释迦摩尼惊人地相似。他比佛陀(前560—前480)年长近30岁,原本是一个部落酋长的儿子,30岁时忽然抛弃家庭和奢华的生活,出家苦修,42岁悟道,传道30年,72岁去世。他的信徒尊称其为耆那(Jina,意为胜者),因此他创立的宗教被称为耆那教。
耆那教在教义方面也和佛教高度接近,都主张灵魂转世和业报轮回,提倡不杀生、不偷盗、非暴力等戒律。两个非常接近的宗教却争斗的你死我活,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就是被一群耆那教徒乱棍打死、抛尸荒野。而据《优婆离经》等佛经记载,耆那教主筏驮摩那之死,也跟释迦摩尼有关,因为筏驮摩那的一位忠实信徒,优婆离长者,被释迦摩尼说服,改信佛教,导致筏驮摩那不堪承受,吐血身亡。
不久前,贫道遇到了一位善信提出了一个问题说:“道长,我信仰佛教,我觉得佛陀才是最真实的真语者,因此所说法是究竟法。我不信僧人,但相信佛陀说的经文。”
贫道回复:“我们称佛教的经文为二手经,原因是翻译成中文可以跟随情况再随意改变和改编,例如将印度修行人翻译成仙人、将大蛇翻译成龙,因陀罗翻译成帝释天并强行捆绑到道教的玉皇上帝。若你说相信经文,我给你举个例子:释迦牟尼有生之年,迦毗罗卫国被中天竺拘萨罗国的琉璃王所灭,释迦部族惨遭灭族。《增一阿含经》记载释迦族被杀人数:“流离王杀九千九百九十万人,流血成河,烧迦毗罗越城”。《法句譬喻经》记载的数字更加夸张:“琉璃王伐舍夷国(即迦毗罗卫国),杀三亿人已,引军还国。你以哪个为准?是真语者?”
佛陀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而根据考古,迦毗罗卫国只不过是由迦毗罗小城和周围的10个村庄组成的一个部落国家而已,面积大约300平方公里,跟我国有些地方的一个乡镇差不多大小,全国人口也不会超过二万人。而佛教的佛经能夸大成三亿和近一亿人,真是“佛不妄语”啊。不知道智者大师的那一句“边地小国”,更适合谁呢?
再转折回到佛教常说的“众生平等”,据佛教经文的《阿含经》记载: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因为:
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
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也就是说女人在轮回中积习甚重,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才会在今生堕落为女身。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游行,七者女人多嗔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是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恶之行。”经文出自佛教经典,可见佛教对于女性的态度和恶劣的印度蔑视女性的思想,如出一辙。
下面,我们再看看佛教著名的“海涛法师”给大家的“正知正见”。
释达照和尚的言论在各个方面也都站不住脚,毕竟佛教传播到了中国之后,根本没有自己的仪轨,借鉴了道教很多的科仪斋醮内容,所以,你们看到佛教很多的法事内容与道教特别相像,现在也开始了“拜太岁”,甚至看风水、算命,甚至画符,这些都是佛教戒律当中不允许的,是违反佛教教义的。
而佛教更是借用了主持、沐浴、五老冠,甚至明目张胆的篡改“腊八粥”的来历,套用在自己身上。还制造《佛说北斗经》,还将道教的《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和《安宅八阳经》合订成了一本,叫是佛教自创的《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道教没有占用和篡改佛教菩萨为天尊,但佛教这样的事情可没少做,例如灶王府君改成监斋菩萨、太岁叫做太岁菩萨、关公改叫伽蓝菩萨等。
图片
在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的传承记载,宋代神霄派林灵素祖师因为早期在佛教内部,看到了丑恶,更是洞观未来,看到佛教篡改中华文化,改中华圣人为佛教菩萨,占中华灵脉而镇压中华崛起,而后林灵素祖师干脆主动出击,先让他们改名,便开始了付诸行动。甚至已经成功,在历史上均有记载。
《宋史·徽宗纪四》:“ 宣和 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号大觉金仙,餘为仙人、大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废佛氏》:“ 宋 宣和 中除佛教,改佛为大觉金仙,佛寺为神霄宫,僧加冠簪为德士。其事皆 徽宗 独断。”
但实在是因为佛教那个时候已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早已无力回天。其实,早在百丈立丛林,马祖定清规的时候,就对中国人进行了初次试探。中国人最注重宗族和家庭观念,尤其对于背祖弃宗,改名换姓是非常重视的。但佛教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次测试,让所有人改姓为:释。获得成功后,知道佛教其影响巨大,根基深厚,便开始了更加过分的事情。唐代的佛教斑斑劣迹,可以自行查询,开赌场当铺、放高利贷致人家破人亡等事层出不穷。
但为了宗教团结,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的道士知道其中秘密,却并不愿意讲出来。而今天,我们依照事实说话,把证据都摆出来,以让那些品德低下,心地狭隘,破坏宗教团结的佛教大师们看看,到底谁才是有问题的,免得总做那跳梁小丑。在言论方面,佛教方面真的有时候让人感觉匪夷所思,荒谬绝伦,在全国遭受新冠疫情的大是大非时期,佛教为了传播,也罔顾事实,枉顾人民安全。
图片
图片
不论是信佛,还是信道,还是信什么,起码的良心不能违背,起码的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不应该违背的基本准则。
贫道不愿意参加任何争斗,但也不能看着中华文明被人随意践踏和篡改。看看近期南朝鲜抢夺我国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一定要保护和传承下去。
2月9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5号公布了《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第六条宗教教职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中的第六点明确指出:宗教教职人员应该维护和促进不同宗教之间、同一宗教内部以及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之间的和睦。
我们希望,各个宗教都可以和睦共处,可以尊重事实,可以真正像自己宣扬的一样: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
道教不需要依附也从未依附其他宗教传播过自己,道教自身的体系以及包含的内容就已经很多很全面了。更是抱着爱信就信,不信随你便的态度,而真正没机缘,没有道心的人也根本学习不到也学不懂道教的内容。
道士,对于这些污蔑毁谤之言,真的已经懒得回应了。毕竟从古至今,我们的前辈也都是顶着这些污蔑、诽谤、抹黑一路传承下来的,自然到我们这里,也只是当猴戏看看,莞尔一笑,继续做我们的事情,早已习惯了。
顺便对女权主义人士说一下,佛教的佛陀也曾经娶了三位妻子,分别是瞿姨、耶输陀罗和鹿野。而且据《十二游经》、《五梦经》等佛经记载,这三位夫人出嫁时,还各领了“二万彩女”,作为陪嫁。当然,佛经的记载,在数字方面,一向夸大其词到离谱的地步,完全不足采信。由此可见,你们所信仰的佛教不但在不妄语方面没有做到,尊重女性方面也同样如此。弘一和尚抛弃妻子和孩子的事迹也可以自行查阅!
信仰者,不论你是信仰佛教,还是其他宗教,都不要忘记,自己流淌着的是华夏文明的血液,是看着汉字,说着中国话长大的。是炎黄子孙,有着中华血脉。不要破坏宗教、民族团结,更不要口不择言的为佛陀抹黑。
更要尊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以及事实。在对其他宗教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应该胡言乱语,甚至污蔑、抹黑,其他宗教。不顾一切的做出诽谤行为,是非常不理智,也是人品低下的证明。
现在印度也正与中国有着不友好的接触,念着由梵文二次翻译成中文的经书,可千万别忘记汉字才是你的根,中华才是你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