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小的时候我是非常崇拜孙悟空,七十二变,一身本领,再加上金箍棒叁万多斤这神器,简直大杀四方,战无不胜。随着年龄增加,反而喜欢上了《红楼梦》。我想,这就是阅历和角度都不同了,自然欣赏的东西也不同了。
《红楼梦》当中,甄士隐横遭变故,而悟道出尘。贾宝玉却因为迷恋红尘而需要一大群人一起帮着演戏,才能脱离。例如太虚幻境当中,有金陵十三钗的画册,也预示了围绕在贾宝玉身边的人都不是普通人。最终艰难的度化了贾宝玉,令其悟道晓理,归隐潜修。看看,天地之间,为了度化一个人有多么的艰难,真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事事处处都在虐着贾宝玉,让你感受人间富贵的同时,也要你知道温柔乡虽然是暖居莺燕之所,同时也是泪落剔骨之窝。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能悟之人,终究能悟,不能悟也只能化为凡尘,终不是那未琢璞玉,土中金沙。
如果说,富贵与温柔是贾宝玉的考验。《西游记》当中,有的时候让我们恨的咬牙切齿的唐僧,也同样如此。若说是考验,不如说是唐僧的悟道过程。或许,西天早已知道金蝉子本性固执,无法难以再上一层楼,今生变为三藏,让你历经千难万险,磨去凡尘的欲望,洗净心中的反面情绪。
猪八戒因为好色,被黎山老母、普贤观音等人设计,将衣服变成罗网,把猪八戒吊在树上,惹来师徒嘲笑。虽然,去除了色心,却无法去除懒惰和不达西天誓不还的恒心,最终所获得的位置,也自然不高,却也是最适合他的位置。曾经,有徒弟问我,为何西游记当中的猪八戒能获得神位?他奸懒馋滑,甚至屡屡破戒。贫道答曰:“经文善言,乃教化之妙,悟道之理。此若取回,人见之则悟,改民心而向善。天下太平,人无争斗,此功莫大耶。亦八戒乃命中注定,虽有小过却未害人,与前功而论,功大于过。”
所以,贫道常告诫,三十而立,立言、立行、立事、立德、立心。所谓立言,当留善言在天地之间,传颂万载,能做点睛之笔,让人清明。看看古人,常常传有名句在今朝,能让你我知大义,此是立言也。立行,便是要立下未来的方向,同时也是约束自己,不可妄行。找好未来的方向,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人之表率,世间楷模,是之言传身教矣。立事,当立业,造福社会,为民谋利。立德,则将德行做好,恪守本心,做道德之人,是为师也。立心,则心当稳健,海阔山高,能通明无暇,能神游太空,乃妙源之本,为天地之机。
考试,在我们常常称之为“魔考”。早期,中国是没有“魔”这个字的,是由佛教创立。早期的中国,以“磨”表示“魔”。磨,有砥砺试练的意思,是多音字,也有四声,代表一种研磨工具。但这就是优秀的中国文化精妙之处,用一个石磨,来给你展示磨练的功夫。想做成细粮,就要从麦粒,一圈一圈的来研磨成面粉。就像我们求道一样,这个研磨,就是磨练你我。魔,不是由鬼怪而来,真正的魔,是磨而不精,力退而竭,是从自己而来。
其实,不要认为只有修道之人才会有魔障,有魔考。并非如此,贫道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在道而不言道。”
我们一直都在“道”的路上,只是我们自己并不知晓,天地万物,莫出于道。故而,我们才会面临各种考试。有的时候,是突然的心烦,要发火,乃无明之火,是你五炁不和而生。又或者,明明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此是命魔作祟,乃倒行逆施,坏你心性,凡事平常心,既能破之。诸如此类,不胜繁多。而魔考,不仅仅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它也会根据你的修为深浅,给你直达心灵的伤害,这个时候,就看你是否能够分辨,能够预警,能够笑而对之。
唐僧的固执,让他一次一次的身陷险境。贫道在《粽邪》的文章当中说过,山精野怪这些东西,是非常非常聪明和狡猾的。曾经有山精为破坏一个村子的自然防护风水而托梦给村子当中的人,让人相信大树成精,要害人了。最终,挖掘了大树,导致风水被毁,村子无靠,山精开始每年夺命。又或者如电影当中一样,金蝉脱壳,诈死替生等等。
在三打白骨精当中,白骨精用妙计将孙悟空赶走,便是将精怪狡猾,魔障的直指心灵,巧妙精准给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终于化解之后,唐僧其实也还是依旧有点固执,但好在已经有改正。一个人几十年的习惯和心理,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不要想着要去改变谁,善加引导即可,改不改都是个人的事情,最终都要自己付出代价。
要说唐僧的魔考,最最厉害的,便是那温柔乡。你我其实都是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不可能抛弃一些凡尘的思想,这个并不可耻,更不可怕。若不敢直面的去面对,那才可耻,才可怕。因为如此,老子历来提倡“节欲”而不提倡“禁欲”,若提倡禁欲,所谓的清静、自然、无为统统都是扯淡。抛弃“恶”的欲望,就是清心了,寡欲则是有节制,有尺度。
感情,或者说是情感,都是我们生而为人,非常柔软的一处。我曾见过高调而强硬的女权主义女孩,碰到自己爱的人之后,也完全放弃了这种极端思想,尽显柔美。也曾经见过,一个很牛的社会大哥,面对自己至亲离去,哭的像狗。贫道历来不喜欢没事逛宫观寺庙,曾有一次,到受邀到宫观给一群企业家讲风水。
里面的道友便提到,应该抛弃情感,这样才会解脱。贫道不禁一笑,人若无情,和土木何异?泯灭情感,和牲畜何异?“仙若无情,何来慈悲?念而不执,方是仙道。”这是贫道对于修真悟道当中情感方面的体悟,也是我告诉徒弟要理解的道理。你需要有感情,家人逝去,应该哭泣,这是本分,是表露也是一种发泄。但要知道,人人都有这个时候,不执着即可。也更要体会亡人给予你带来的思想,你要更加好好活着,更要多做好事,因为你也是替亲人在做。
我想,看官已经猜到了。没错,唐僧最大的魔考,莫过于“女儿国”的一次。说他没动心,我想,咱们都不同意。女儿国王只是一次次的劝说,从未对你关押、绳绑,何来走不得?若不是动了凡心,怎会步入婚房?最后,唐僧幡然醒悟,欺骗国王而离去。
魔考,往往如此。对你的考验,总是全方位的,也是非常精准的。你虽然道高德重,但魔考也同样更出其不意。那一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就是来源于此,贫道要在这里重点说一下,以上的唐僧,咱说的是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内容,看过《西游记》原著的善信应该知道,在女儿国的时候,唐僧可并未动心,甚至可能会感觉恶心,毕竟连猪八戒都痛骂女儿国国王是粉红骷髅,这里需要为御弟哥哥澄清一下。
《上清隐书》玉清神霄王曰:“凡鬼魔巧便变化万端,或沉或浮,或见或亡,或聚或隐,或藏或形,或气或死或生,或飞云中或治空洞,五色恍惚无有常形,如此皆承六天之运,受会于三天,在其度之内故得肆其凶丑。高上亦以后学多巧民心不纯,洎害繁生恶逆滋彰,故容之以威民使协真,以罚非役之以兼考官,故不灭其根种也。若使运终数讫则其气自消,民心自然而纯学者自然成仙也。”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本身就是一场修行。修行之人,也自然会有魔考,这种考试,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的事实。小到我们的一个念头,达到我们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都是一种魔考。魔,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它并不坏。我们双方都是在互相考验,在大魔俯首之时,便统领所收服的山精鬼怪,对修行之人展开一系列的考验。若能度过,则功高一层,福加一度。若无法度过,则精神涣散,气消人衰。
贫道曾发愿之中,就有一愿,愿成天魔。若有修行之人,真心悟道,纵然天资不佳,吾当护持,书吾心印,吾必临坛。若有修行之人,奸诈犯科,吾必吞其骨肉,饮其血浆,啮其魂神,以正大道。
《上清隐书》高上消魔王曰:凡上真已成真人犹凶魔所试,何况凡学之夫耶。仙道得成,亦不被试者,皆是九天制魔保举,故魔宜先试其邪正也。得魔保举便白日升天,岂可为咎魔也。
在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当中,有一句话“徒弟是师父永远的试卷,师父是徒弟最善良的魔王”。师徒之间是互相成就的,也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在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当中,师父不会自觉自己比徒弟高多少或多有本事,若有这种思想,是师父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徒弟的不尊重。
愿十方善信,仁义君子,慕道之士,在道之君,都能进道无魔,福庆维新。
作者:于子申道长
写於: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
版权原创声明:本文为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于子申道长原创文章,首发於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微信公众号与论坛。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愿意为弘扬大道尽一份力,文章可以随意转载和摘取使用,但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与作者。若强侵冒占,恶意修改文章,并造成误导或欺骗行为,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法律事务部门将保留相关追究权利。